Skip to content

LangChain介绍

约 2585 字大约 9 分钟

LangChainAI

2025-09-01

1 什么是LangChain?

LangChain是一个开源的Python框架,专为简化基于大语言模型(LLM)的应用程序开发而设计。它由Lang.AI(语言人工智能)开发,最初于2022年10月作为开源项目发布,并迅速在GitHub上获得广泛关注。LangChain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将LLM集成到实际应用中面临的诸多挑战,如对话管理、上下文关联、长期记忆维护等,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。

LangChain作为一个链接面向用户程序和LLM之间的中间层框架,可以轻松管理与语言模型的交互,将多个组件链接在一起,并集成额外的资源,例如API和数据库。

其名称中的"Chain"强调了其核心设计理念:通过链式调用将多个组件组合成复杂的工作流程。

2 LangChain的核心组件

LangChain提供了六个核心模块,为构建LLM应用程序提供了全面支持:

2.1 模型输入/输出(Model I/O)

  • 语言模型:提供了与各种LLM交互的标准接口,包括纯文本模型(LLM)和聊天模型(ChatModel)。
  • 提示模板:用于生成提示的预定义配方,包括字符串提示模板(PromptTemplate)和聊天提示模板(ChatPromptTemplate)。
  • 输出解析器:用于格式化语言模型返回的结果,确保输出为结构化数据。

2.2 数据连接(Data Connection)

  • 文档加载器:从不同数据源(如文本文件、网页、视频转录)加载非结构化文本为文档对象。
  • 文档转换器:对加载的文档进行转换处理,如文本拆分、冗余过滤、元数据提取等。
  • 文本嵌入模型:将文本转换为向量表示,用于语义搜索和相似度计算。
  • 向量存储:存储嵌入数据并执行向量搜索。
  • 检索器:响应非结构化查询并返回相关文档的接口。

2.3 链(Chains)

Chain是LangChain的核心机制,采用管道-过滤器(Pipe-Filter)架构,通过面向对象函数调用或LCEL(LangChain Expression Language)以声明式语法将多个功能组件串联为可复用的工作流。

其核心运行逻辑是:以串行化数据流方式传递处理结果,前一环节的输出自动作为下一环节的输入,最终完成复杂任务的端到端执行

# 一个简单的链示例
from langchain import Chain, Agent

# 定义一个简单的Chain
simple_chain = Chain([
    {"task": "获取用户输入"},
    {"task": "处理输入"},
    {"task": "生成回答"}
])

# 定义一个Agent
simple_agent = Agent(chain=simple_chain)

# 执行Agent
response = simple_agent.execute()
print(response)

2.4 记忆(Memory)

用于在链的多次运行之间持久化应用程序状态,确保上下文的连贯性。Memory模块在复杂对话或任务处理过程中保存中间结果和上下文信息,确保系统能够准确理解用户意图并给出恰当回应。

2.5 代理(Agents)

代理是更为高级和自主的实体,负责管理和执行Chain。代理可以决定何时、如何以及以何种顺序执行Chain中的各个步骤,基于一组规则或策略模拟决策过程。LangChain提供了标准接口、多种可选代理和端到端代理示例。

2.6 回调(Callbacks)

用于扩展模型的推理能力,支持复杂应用的调用序列。回调机制支持日志记录、监控追踪等扩展功能,如StdOutCallbackHandler。

3 LangChain的核心概念

3.1 LangChain Expression Language (LCEL)

LCEL是一种声明式语言,用于组合链和组件。它使用|运算符将不同组件连接起来,形成复杂的工作流程。LCEL提供了通用调用接口、重试、回退、模式和运行时可配置性等内置实用程序。

3.2 检索增强生成(RAG)

RAG(Retrieval-Augmented Generation)是一种创新架构,巧妙地整合了从庞大知识库中检索到的相关信息,以指导LLM生成更为精准的答案。RAG的工作流程包括四个阶段:

  1. 数据处理:收集和预处理相关数据。
  2. 检索阶段:从知识库中检索与用户查询相关的信息。
  3. 增强阶段:将检索到的信息与用户输入结合,为模型提供丰富的上下文。
  4. 生成阶段:基于增强的信息,使用LLM生成最终回答或内容。

详细了解RAG相关内容:点击跳转

RAG解决了LLM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:信息偏差/幻觉、知识更新滞后性、内容不可追溯、领域专业知识能力欠缺、推理能力限制、应用场景适应性受限和长文本处理能力较弱。

4 LangChain的架构与包结构

LangChain作为一个框架由多个包组成:

  • langchain-core:包含不同组件的基本抽象以及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方法。这里定义了LLM、向量存储、检索器等核心组件的接口。
  • langchain-community:包含由社区维护的第三方集成。此包中的所有依赖项都是可选的,以保持包尽可能轻量级。
  • langchain:包含构成应用程序认知架构的链、代理和检索策略。这些不是第三方集成,而是在所有集成中通用的。
  • langgraph:langchain的扩展,旨在通过将步骤建模为图中的边和节点,使用LLM构建健壮且有状态的多参与者应用程序。
  • LangServe:将LangChain链部署为REST API的包。
  • LangSmith:一个开发人员平台,用于调试、测试、评估和监控LLM应用程序。

5 LangChain的应用场景

LangChain可以应用于多个场景,包括但不限于:

  1. 文档分析和摘要:利用LangChain的上下文感知和推理能力,对大量文档进行自动分析和摘要,提取关键信息。
  2. 聊天机器人:构建具有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聊天机器人,能够理解复杂的对话上下文,并生成恰当的回应。
  3. 智能助手与自动化:在办公、教育、医疗等领域构建智能助手,帮助用户自动化处理日常任务。
  4. 代码生成与辅助编程:通过理解和分析开发人员的意图和需求,生成高质量的代码片段、优化代码结构、提供编程建议等。
  5. 问答系统:基于特定文档的问答,使LLM能够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回答问题。

6 LangChain的优缺点

6.1 优点

  • 快速原型制作:支持快速制作原型,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测试和迭代想法。
  • 灵活性:具有高度可定制性,适用于各种大型语言模型应用。
  • 开源:LangChain是开源的,免费使用,并且有一个活跃的社区为开发做贡献。
  • 模块化设计:提供了一套模块化的构建块和组件,便于集成到第三方服务中,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应用程序。

6.2 缺点

  • 可扩展性有限:并未设计用于大规模生产环境,因此不太适合复杂且高流量的应用程序。
  • 调试挑战:由于LLM的随机特性,LangChain在调试复杂应用程序时可能比较困难。
  • 学习曲线:普通产品或者开发者的上手学习成本较高,使用起来难度很大。

7 LangChain与其他工具的对比

7.1 LangChain vs LlamaIndex

对比项LangChainLlamaIndex
核心目标集成LLM与工具,构建复杂流程构建文档索引与问答系统
数据处理能力需结合其他工具(如LlamaIndex)内置强大的文档索引与查询
链式推理与代理强(支持复杂链和代理)弱(仅支持简单流程)
适用场景多步骤任务、对话系统、工具集成文档问答、知识库、非结构化数据处理
学习曲线较高(需设计链和代理)较低(快速上手索引功能)

7.2 LangChain vs LangSmith

LangChain是一个开源的Python包,提供了构建和部署LLM应用程序的框架,适合早期开发和实验。而LangSmith是一个统一的DevOps平台,用于开发、协作、测试、部署和监控LLM应用程序,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来管理LLM开发的所有方面,非常适合大规模且已准备就绪的应用程序。

8 学习资源与社区支持

  • 官方文档:LangChain提供了详细的官方文档,包括教程、指南和API参考。
  • GitHub仓库:LangChain的GitHub仓库是了解最新功能和贡献代码的好地方。
  • 社区支持:LangChain有一个活跃的社区,开发者可以在论坛、Discord频道或其他社交平台上提问和分享经验。

9 总结

LangChain是一个强大的LLM应用开发框架,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组件,极大地简化了与大语言模型交互的过程。通过灵活使用Chains、Agents和Memory等核心组件,开发者可以构建出高效、智能的应用程序。

虽然LangChain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局限性,如可扩展性有限、调试困难和学习曲线较陡,但其快速原型制作、灵活性和开源特性使其成为构建LLM应用程序的重要工具。

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,LangChain及其生态系统将继续演进,为开发者提供更强大、更易用的工具来构建智能应用程序。对于有兴趣进入LLM应用开发领域的开发者来说,学习LangChain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投资。